茴茴蒜

简介
茴茴蒜(学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科,毛茛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方案
(1)水稻田:
①苗前:39%甲戊·噁草酮悬浮剂60-100毫升/亩喷雾。
②苗后:24%五氟·氯氟吡可分散油悬浮剂30-40毫升/亩喷雾。
(此方案仅供参考,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
物种别名
大细辛、地桑葚、鹅巴掌、番禺毛茛、过路黄、华毛茛、黄花草、回回蒜、回回蒜毛茛、辣辣菜、辣辣草、老虎爪子、毛茛、糯虎掌、青果草、山海椒、山辣椒、山辣子、水胡椒、水虎掌草、水杨梅、土细辛、乌斯图-好得乐存-其其格、乌斯图-好乐得存-其其格、小虎掌草、小回回蒜、小茴茴蒜、小櫐子、蝎虎草、鸭脚板、野芹菜、野桑葚、野桑椹、雇狠俄、回回蒜毛银、回回蒜蒜毛茛、回回算、茴茴草、茴茴蒜毛茛、茴茴算、毛茛小胡椒、山黄烟、小桑子、野桑堪。
物种分布
安徽、甘肃、贵州、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东部、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西部、新疆、西藏东部、云南、浙江东部。
生长环境
生于平原、丘陵、溪边、田旁的水湿草地。
形态特征

须根多数簇生。茎直立粗壮,高20-70厘米,直径在5毫米以上, 中空,有纵条纹,分枝多,与叶柄均密生开展的淡黄色糙毛。基生叶与下部叶有长达12厘米的叶柄,为3出复叶,叶片宽卵形至三角形,长3-8(-12)厘米,小叶2-3深裂,裂片倒披针状楔形,宽5-10毫米,上部有不等的粗齿或缺刻或2-3裂,顶端尖,两面伏生糙毛, 小叶柄长1-2厘米或侧生小叶柄较短,生开展的糙毛。上部叶较小和叶柄较垃,叶片3全裂,裂片有粗齿牙或再分裂。花序有较多疏生的花,花梗贴生糙毛;花直径6-12毫米;萼片狭卵形,长3-5毫米,外面生柔毛;花瓣5,宽卵圆形,与萼片近等长或稍长,黄色或上面白色,基部有短爪,蜜槽有卵形小鳞片;花药长约1毫米;花托在果期显著伸长,圆柱形,长达1厘米,密生白短毛。聚合果长圆形,直径6-10毫米;瘦果扁平,长3-3.5毫米,宽约2毫米,为厚的5倍以上,无毛,边缘有宽约0.2毫米的棱,喙极短,呈点状,长0.1-0.2毫米。花果期5月至9月。

价值功能
(1)药用价值:全草入药,有消炎、退肿、截疟及杀虫的功能。

扫描二维码

感知农服新体验

大丰收农服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 9677 168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