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或分蘖叶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人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为害重时可将叶、茎吃光、咬断穗部,造成严重减产。
(1)诱杀成虫,在成虫数量开始上升时,每地插设2-3个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或每2~3亩地设一糖醋诱杀盆,逐日诱杀成虫,可显著压低田间卵和幼虫的发生密度。从成虫产卵初期开始,麦田每亩插小谷草把10把诱卵,每两天換一次,将草把烧毁。
(2)药剂防治幼虫应以2-3龄时最有利,常用药剂有1%甲维盐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或20%除虫脲1号,亩用量8-10g,或亩用50克升S-氰戊菊酯乳油12~15ml兑水喷雾,或亩用50%氰戊·辛硫磷乳油20-25ml兑水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持效期长达20天,对瓢虫、食蚜蝇、蚜茧蜂和草蛉等多种天敌均无明显杀伤作用。
成虫体长17-20毫米,淡黄褐色或灰褐色,前翅中央前缘各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侧圆斑后方有1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小黑点,顶角具1条伸向后缘的黑色斜纹。卵馒头形,单层成行排成卵块。幼虫6龄,体色变异大,腹足4对。高龄幼虫头部沿蜕裂线有棕黑色八字纹,体背具各色纵条纹,背中线白色较细,两边为黑细线,亚背线红褐色,上下镶灰白色细条,气门线黄色,上下具白色带纹。蛹长19-23毫米,红褐色。
黏虫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每年3月份至8月中旬顺气流由南往偏北方向迁飞,8月下旬至9月份又随偏北气流南迁。国内由南到北每年依次发生8-2代。在我国东半部,北纬27度以南1年发生6-8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和冬季危害小麦世代发生较多;北纬27-33度地区1年发生5-6代,以秋季危害晚稻世代发生较多;北纬33-36度地区1年发生4-5代,以春季危害小麦世代发生较多;北纬36-39度地区1年发生3-4代,以秋季世代发生较多,危害麦、玉米、粟、稻等;北纬39度以北1年发生2-3代,以夏季世代发生较多,危害麦、粟、玉米、高粱及牧草等。在1月等温线0℃(北纬33度以北地区)不能越冬,每年由南方迁入;1月等温线0-8℃(北纬33-27度北半部)多以幼虫或蛹在稻茬、稻田埂、稻草堆、菰丛、莲台、杂草等处越冬,南半部多以幼虫在麦田杂草地越冬,但数量较少;1月等温线8℃(约北纬27度以南)可终年繁殖,主要在小麦田越冬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