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穗部发生。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部组织后,菌丝块逐渐增大,先从内、外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的孢子座,后转变成墨绿色或橄榄色,包裹颖壳,近球形,体积可达健粒数倍。发病后期,有的孢子座两侧可生2-4粒黑色、稍偏平、硬质的菌核。菌核易脱落在田间越冬。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
③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
(2)药剂防治:在始穗前5-7天亩用三唑酮乳油100毫升/亩,喷雾;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3-15毫升/亩,喷雾。29%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
主要侵染源是落在田间的稻曲球和稻曲球厚垣孢子。稻曲球和厚垣孢子在稻田土中越冬,存活期可达5年以上。翌年,在水稻孕穗初期至齐穗期萌发,侵染稻穗造成发病。
(1)品种因素。抽穗晚、梗粒数多、抽穗慢、抽穗期长的品种,发病重。
(2)气候因素:抽穗扬花时遇多雨、低温,特别是连阴雨天气,发生重。
(3)栽培因素。偏施氮肥,穗肥用量过多,田间郁蔽严重,通风透光差,相对湿度高,发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