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菌核秆腐病

危害症状
发病茎秆腔内充满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小菌核。近水面叶鞘上生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黑色纵向坏死线及黑大斑,病斑上生有稀薄浅灰色霉层,病鞘内常有菌丝块。病斑继续扩展使茎基成段变黑软腐,病部呈灰白色或红褐色而腐朽。
防治方案
(1)农业防治: ①实行水旱轮作。 ②在插秧前打涝菌核。 ③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但要注意防止后期断水过早、过重。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增施磷钾肥。 ④在飞虱、叶蝉、螟虫等发生期适时用药,减少水稻植株伤口。 (2)化学防治: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可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喷雾;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5-150毫升/亩,喷雾。
发生规律
主要以病健株接触短距离再侵染为主。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昆虫传播,也可引起再侵染。
(1)品种因素。单季晚稻较早稻,发病重;高秆品种较矮秆品种抗病,糯稻>籼稻>粳稻。
(2)气候因素。雨日多,日照少,昼夜温差大,易发病。
(3)栽培因素。田间菌核数量多,发病率高。长期灌水或深灌、排水不好的田块、中期烤田过度或后期脱水早或过旱、氮肥施用过多、过迟,缺乏有机肥和磷钾肥或后期脱肥早衰、虫害重伤口多,发病重。
危害
破坏茎秆组织、倒伏

扫描二维码

感知农服新体验

大丰收农服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 9677 168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