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

危害症状
幼虫主要危害叶片,该虫食量大,食性杂,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防治方案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注意修剪老枝残枝,减少虫害;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潜伏习性在树干基部堆砖石瓦块,诱集2龄后幼虫,白天捕杀。
(2)人工防治:根据成虫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保护与利用天敌。
(3)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15%阿维·辛硫磷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死蜱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 雄成虫:体长约20毫米,前翅茶褐色,有4、5条波状横带,外缘呈深色带状,中室中央有一黑点。 雌虫:体长约25毫米,前翅灰白色,每两条脉纹间有一个黑褐色斑点。腹末有黄褐色毛丛。卵:圆形稍扁,直径1.3毫米,初产为杏黄色,数百粒至上千粒产在一起成卵块,其上覆盖有很厚的黄褐色绒毛。幼虫:老熟时体长50-70毫米,头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前胸至腹部第二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三-九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蛹:体长19~34mm,雌蛹大,雄蛹小。体色红褐或黑褐色,被有锈黄色毛丛。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或树干背面洼裂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白天多群栖叶背面,夜间取食叶片成孔洞,受震动后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故又称秋千毛虫。2龄后分散取食,白天栖息树杈、树皮缝或树下石块下,傍晚上树取食,天亮时又爬到隐蔽场所。雄虫蜕皮5次,雌虫蜕皮6次,均夜间群集树上蜕皮,幼虫期约60天,5~6月为害最重,6月中下旬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茧化蛹。蛹期10~15天,成虫7月大量羽化。成虫有趋光性,雄虫活泼,白天飞舞于树冠间。雌虫很少飞舞,能释放性外线激素引诱雄蛾来交配,交尾后产卵,多产在树枝、干阴面。每雌可产卵1~2块。 来年5月间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长大后分散为害。为害至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在树干洼裂地方、枝杈、枯叶等处结茧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雄蛾善飞翔,日间常成群作旋转飞舞。卵在树上多产于枝干的阴面,每雌产卵1-2块,每块数百粒,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鳞毛。

扫描二维码

感知农服新体验

大丰收农服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 9677 168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