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虫为害柑橘新梢、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被害叶片只存叶脉,嫩枝光秃,还因伤口而易感染溃疡病。
(1)物理防治:早晨露水未干前可用捕虫网捕捉成虫,网口边可先绑1只凤蝶,加以引诱;在凤蝶产卵和幼虫期,经常检查园区,随时人工捉除。
(2)生物防治:①自然天敌中有寄生卵的赤眼蜂和寄生蛹的凤蝶蛹金小蜂等天敌对凤蝶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应注意保护。②低龄幼虫期,喷Bt制剂(每克100亿个孢子)200-300倍液。
(3)化学防治:1-3龄幼虫期,喷药防治效果最好。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200倍液,48%毒死蜱(蔬菜上禁用)乳油1200-1 500 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35%阿维·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等。
成虫体长2235毫米,翅展81118毫米;头、胸均黑色,胸背黑色间杂灰白色长绒毛;前翅和后翅黑色,被天鹅绒状鳞粉,后翅无燕尾突;前翅翅脉间密布银白色小点,前缘微向后弯,顶角钝。雄成虫后翅前缘与前翅交界处有一淡绿黄色横斑,后翅近外缘有蓝色小点,臀角处有12个朱红色眼状斑。雌虫与雄虫相似,只后翅前缘无淡黄绿色横斑,而在前缘处蓝色和黄色小斑多于雄虫,后翅臀角处有朱红色月形斑3个。卵球形,初淡绿色,孵化前黑色。幼虫共5龄,二龄幼虫灰黑色或灰绿色,背部有白色斑纹,中间有菱形斑相连,状如兽形面具,尾部亦有1个酷似“猫头”的白色斑;老熟幼虫体长5052毫米,绿色至绿黄色,翻缩腺紫红色,中胸背面有1条前绿后淡绿色横纹,其上有淡蓝色曲线,两侧各布一圆斑,端部各有1个黑色为主杂于红、白和淡褐色眼状斑,后胸背面后缘有1条前侧灰棕、后侧深褐色粗横纹,中有淡蓝色曲线;腹部第三节两侧有深褐色、灰棕色及白色混杂的花纹条斑向上斜伸至第四腹节背部,形成“】”纹,第五节两侧至背部亦有“】”斑纹,在斑纹内侧有2个前伸突出斑纹;臀节末端为白色斑。蛹体长3537毫米,灰绿色,体菱形,头部两个细尖棘突,斜向左右,向背部翘起,内侧各有2个小齿,背部弯曲,胸部隆起,前胸有1对呈三角形粉绿色大斑,其前缘有1对褐色小点,腹背面16节中间贯穿1条前小后大的暗绿色条纹,将粉绿色大斑分成左右两半,前端1对褐色斑点,第四节两侧有1对“耳状”突。
蓝凤蝶以蛹越冬,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上。一年早夏梢开始即见成虫活动,卵散产于嫩芽的叶片上,初产为乳白色,后转淡黄色,孵化前灰黑色。幼龄幼虫啃食嫩叶嫩梢,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老叶片食光,多数不留叶脉,致枝梢光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