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齿矮病
危害症状
苗期染病心叶的叶尖常旋转10多圈,心叶下叶缘破裂成缺口状,多为锯齿状。分蘖期染病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1/2,叶片皱缩扭曲,边缘呈锯齿状,拔节孕穗期发病,在高节位上产生1至数个分枝,称“节枝现象”,分枝上抽出小穗,多不结实。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淘汰感病品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实行连片种植。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清除田边杂草。
(2)化学防治:治病防虫,在发病初期应喷施25%嗪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10%呋虫胺可溶液剂25-30毫升/亩。
发病规律
该病传毒媒介主要是褐飞虱,水稻感染病毒后经13-15天潜育才显症,潜育期长短与气温相关。发病程度与带毒数量有关。
危害
矮化、高节位分枝、结实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