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科

危害症状
金龟子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土栖性害虫。金龟子科中有一些是杂食性害虫。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成虫咬食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群集为害时更为严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时咬食最盛。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大豆、花生、甜菜、小麦、粟、薯类等作物外,还危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成虫食性各异,有的以植物根茎叶为食,有的以腐败有机物为食,也有以粪便为食者。幼虫多生活于土中,以土中有机物为食。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金龟子盛发期,利用其假死性,摇动树身,抖落成虫;或利用金龟子趋光性的特性,使用黑光灯、电灯、火堆诱杀成虫,也可用黄色荧光灯或光控杀虫灯诱杀。
(2)农业防治:冬春季结合清园,对果树行间进行耕翻,以消灭大量幼虫;追施的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有效减少蛴螬来源。
(3)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用51.5%高氯毒死蜱1500倍液或者48%毒死蜱1000倍喷地面。在成虫上树时期,在傍晚用51.5%高氯毒死蜱1500倍液或者48%毒死蜱1000倍喷树冠杀成虫。对地下蛴螬,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300倍灌根。
形态特征
金龟子成虫俗称栗子虫、黄虫、瞎眼闯子(鲁南)、打灯虎儿,幼虫统称蛴螬,俗称土蚕、地蚕、地狗子,长约3~4厘米,色白,头黄棕色,口坚硬,身体常弯曲成马蹄状。金龟子的触角呈鳃叶状,锤节的部份常呈多分叉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为金龟子类所特有。成虫体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触角鳃叶状,由9~11节组成,各节都能自由开闭。成虫一般雄大雌小。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老熟幼虫在地下作茧化蛹。金龟子为完全变态。
生活习性
成虫多在傍晚6〜7时出土、交尾、产卵和取食,天亮前飞离寄主,重新到土中潜伏,也有停栖在取食的叶片上不动。有假死性及趋光性。

扫描二维码

感知农服新体验

大丰收农服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 9677 168

回到顶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