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扩展,呈四周红褐色或紫褐色,中央灰褐的短细线条状斑,叶鞘染病多从基部出现细条斑,后发展为紫褐色斑块,严重时可致全部叶鞘变紫,其上部叶片枯死。穗颈和枝梗染病初为暗色至褐色小点,略显紫色,发病严重使穗颈枯死。谷粒受害多发生于护颖或谷粒表面,呈褐色小条斑。
(1)农业防治:病稻草集中处理,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作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配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浅水勤灌,及时晒田。
(2)化学防治:
①种子处理:选用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浸种预防
②药剂防治:破口至齐穗期每亩用500克/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40g,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0-127克/亩,喷雾;或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50毫升/亩,喷雾,抽穗前后喷2-3次。
病菌主要在病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借助风雨从气孔或水孔侵入,引起发病。阴雨高温天气,有利于发病;生长后期受低温侵袭也可以加重发病。土壤施用有机质肥少,缺磷,长期深灌、烂田,土壤通气性差,发病重。水稻拔节期至抽穗期普遍发生。